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,传统黑板粉笔书写的灰尘问题有三大效率瓶颈:
第一,粉笔书写的速度不仅慢于老师思维的速度,也慢于学生思维的速度。依赖粉笔书写,无形之中在掐断很多"教学思维"过程,等于频繁的为大脑按下暂停键。
第二,粉笔书写的板书有一个"无法保存"的问题。学生总是需要在课堂上,用很大精力"记笔记",而不是去全力思考和关注教学内容。"一心不得二用",但是记笔记和思考内容本身一定是一心二用的。有些时候,老师遮挡住黑板的某些部分,还会导致"笔记"的记录进度与教授进度的不同步,进一步影响课堂效率。
第三,粉笔书写在课堂上对于很多问题的"写"与"画"带来了"课堂容量"的不足。一方面,老师能够认真写和画的知识比例有限;另一方面,粉笔画出来的观感也不好。同时,粉笔绘制和书写过程"不可能"在一堂课内对要点进行重复、反复,时间轴上不能拉回强调。
所以,粉笔书写板书的过程是一个比较低效率的过程。这不是否定粉笔书写过程对学生的引导意义,尤其是对于小学生学写汉字笔画等的引导意义,而是客观提出粉笔书写的局限性。而这些局限性恰可以在全数字化的黑板中得到最大程度的解决。这种全数字化的黑板还能几乎全面保留"课堂书写引导"的必要性。
全数字化黑板是"教学信息承载力"的升级
对于全数字化黑板的意义,如果仅仅局限在"粉笔书写"的优缺点比较上,那就小看了这一技术进步的巨大威力。
首先,数字化的黑板技术,彻底打破了课堂教学信息的"时空束缚"。粉笔书写过程,无论老师有多大的学问,都被限制在课堂45分钟的一支粉笔之下。而数字化技术允许,1.课前大量的素材和内容组织,甚至是国家级别的大型的教学案例组织;2.课后允许学生任意的回顾课堂内容,并解放机械记录笔记的负担;3.课中可以随时因有学生反馈,提供跨越既定教学内容的延伸和拓展,带来学生学习的更多启发性。
第二,数字化黑板技术,让课堂教学的全部内容可以与AI技术结合。且这种结合更为自然、更为前置。传统粉笔板书,虽然也能通过"图片识别"的方式AI化,但是这种方式必然是事后的处理、必然在准确性和科学性上不及事前主动AI化的准备;更无法提供课堂之中的AI教学交互体验。
第三,全数字化黑板技术是对老师的解放。传统教学过程,板书的书写占据了教师大部分精力和体力。重复的板书,让教学活动变成了"体力活"。这显然不是高效率的人力资源利用。在全面数字化的黑板时代,教师的工作,将从课堂过程占主导,转变为"课前准备和集体教研"占据主导;课堂过程将从"教师填鸭为主要模式",变成"教师掌控节奏"、"学生与知识"的互动为主导。
同时,结合其他课堂AI技术,数字黑板也能够将学生的课堂互动变成数据,长期累积,成为一项重要的复习和教研资源。
总之,数字化的黑板技术,带来的革命远超过"黑板和粉笔"的空间。这种数字信息技术的边界拓展性,到底会引爆哪些教育革新,需要的是更多的创造和无穷的想象力。
扫二维码用手机看
推荐新闻
干货分享,一分钟带你了解记忆互联书写黑板
华楚教学与您约“惠”楚汉名城——长沙
华楚教学互动互联书写板在第78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进行亮相
-
电话
- 服务热线0731-85952318
-
手机
- 服务热线15200860563
-
E-mail
- E-mailhuachu@shuxieban.com.cn
- TOP
在线留言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