核心提示:2016年,南明区义务教育阶段九年巩固率为99.2%,入学率达100%;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27.3%,适龄少年入学率为113.5%;小学辍学率为0.0035%,初中辍学率为0。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达98%。
作为省会城市中心区,作为全国科学发展百强区和投资潜力百强区,南明的教育改革思考不止、步伐不停。让改革成果惠及南明人民,让百姓切身享受教育均衡发展成果,这既是南明实施"教育立区、教育强区"的出发点,也是落脚点。
近年来,南明区委、区政府立足"教育兴区、教育强区"的目标,深入实施教育均衡发展战略,突出师资队伍建设,优化教育资源布局,着力教育教学提质,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,全力促进教育公平。
全方位统筹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
近年来,南明区始终坚持高定位、高标准,对全区教育均衡发展进行了系统规划和顶层设计,先后出台《南明区2010—2020年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》、《南明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》等系列文件。工作中,坚持常态化研究和推进教育工作,实施区四大班子领导包保推进和人大、政协视察工作制度,做到适时调研、定期调度、统筹推进。区四大班子领导经常带队到学校、教育项目工地现场办公,现场帮助解决办学条件、规划指标、土地性质、资金投入、校舍改造等方面的问题,做到常态化研究、持续性推进。
在南明,教育不单是教育系统的工作。南明区建立全区性教育联席工作制度,教育、发改、规划、住建、公安、审计、财政等部门实行定期会商制度,前置介入教育项目实施,建立手续办理的"绿色通道",最大限度简化程序、提高办事效率。同时,依托省会中心城区的地理优势,发挥区域内公共户单位智力、人才、信息优势,协调省委办公厅等部门帮助解决办学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。
加大财政投入 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
办好每所学校,让每个孩子都上好学,让每个家庭都能享受教育的福祉,是南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模式的必然走向。南明区建立并执行公共预算财政投入法定增长的拨付机制,确保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。据统计,2013至2015年全区教育财政拨款分别为10.11亿元、10.87亿元、11.43亿元,增长比例分别为24.42%、7.58%、5.08%,平均增长为12.36%,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平均增长率1.22个百分点。财力的充分使得全区教育事业蓬勃发展,近年来,南明区新建、配建中小学、幼儿园36所,新增学位近三万个,基本满足了教育刚性需求。
在确保常规性教育投入的同时,南明区按照"保基本、补短板、扫死角"的原则,在经费安排上向农村、边远、贫困的学校倾斜,充分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。南明区投入1.4亿元,实施53所学校改扩建和改造工程;投入2384万元为27所中小学铺设塑胶运动场,更新课桌27000套。目前,全区乡以上中心完小均拥有塑胶运动场,全区中小学校校有篮(排)球场、厕所、围墙,校门和规范化运动场,基本实现了办学条件和办学环境均衡。除了拥有优美的校园,完善的教学设施外,南明区农村学生还享有每日每人7元的营养免费午餐,此餐标为全省最高。
在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,南明区注重教育信息化及"大数据+教育"建设,并取得初步成效。南明区先后投入3073余万元,高标准配置620套80寸一体机班班通多媒体设备,中小学1368间普通教室、445间专用教室实现"优质教育资源班班通"全覆盖。此外,南明区全力实施中小学数字网络广播系统建设,成为全省唯一实现区域内学校数字网络广播全覆盖的区县。2016年,南明区实施"教育+大数据"工程,布局完成千兆带宽进入桌面,数据模块研发,设备安装调试,运行了网络预报名系统、教学质量动态监测系统,教育大数据中心建成后,将提升数据归类、分析、处理能力,实现教育管理模块化、教育资源共享化、教育应用数据化。
提升教师素质 打造精锐教师队伍
学校是实施"教育兴区、教育强区"战略的主阵地,而学校实施此战略关键靠教师。2013年以来,南明区采取公开招聘、引进(选调)优秀教师、招聘教育部直属院校免费师范毕业生、招聘特岗教师、参加贵州省人才博览会招聘等多种形式解决教师不足问题,补充教师569名。同时,出台引进优秀教师家属随调、子女入学、在服务期五年内每满一年给予住房补贴人民币1-2万元的优惠政策。2015年以来,从全区事业机构中调剂出347个编制补充到教师队伍。
在提升教师素质方面,南明区采取培训、支教、学习等措施,着力打造精锐师资队伍。通过实施新任教师到农村任教、城市教师支援农村教育以及县域内教师交流制度,促进了教师在城乡学校之间的相互流动,全区教师支教(交流)率达10%。此外,足额按时完成"国培计划"、"省培计划"等培训任务,开展"走出去"、"请进来"专项培训活动,2013年以来,选送教师赴北京、上海、深圳等地学习培训,受训达到5000余人(次)。大力实施名校长、名教师、名班主任建设工程,发挥"三名"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作用,建立了36个市级以上的名校长、名师、名班主任工作室,培养骨干教师337名。
为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,南明区设立了教育教学质量创先争优专项经费。2013年以来,奖励教职工1892万元,奖励学校约1.1亿元。在奖励制度激励下,南明区广大教师不断在实践中创新教育方式。贵阳市第二十六中教师总结出"四步教学法",即:课程导学、课前反馈、课堂助学、分层评价 "四步"。
打造教育集团 促进各类学校优质发展
教育投入、教育设施、教师资源等办学条件的改善只是"初步均衡",实现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才是"基本均衡"。为拓展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,南明区以教育集团化引领,促进各类学校优质发展,通过"优质学校+新建学校"、"优质学校+薄弱学校"、"优质学校+农村学校"、"优质学校+民办学校"的模式,推进"强弱联合",实现区域内校际之间、城乡之间、公民办学之间同步发展和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。同时,以教育集团建设为抓手,将贵阳市十四中、十六中、二十一中列入市优质高中名校为牵头学校的教育集团中,通过省级一类示范中学的引领,推进区域内学校提质。以十八中等为龙头,组建了四个初中教育集团,下设8个学区;以甲秀小学等为龙头,组建了8个小学教育集团,下设15个学区。今夏中考,南明区囊括了贵阳市公办学校前三名。
引进先进办学理念促进地方教育发展,也成为南明教育发展的一种探索和尝试。2014年,南明区以全市"京筑教育合作"为契机,引进北京八中、北京十五中、北京实验二小等5所全国知名学校在南明开办分校,占全市引进学校总数的一半。开办分校,南明区按照引进学校1:1的模式,高标准配备教育教学设施。为让开设的分校不仅有一流的设施,还要具备先进的办学理念,南明区不断加强京筑两地教师的交流互动,请名校的骨干教师到贵阳分校任职指导办学,派本区教师到北京跟岗培训。已先后派出100余人次到北京总校跟岗培训,融合总校办学理念和分校的实际情况,办出一批高起点的优质学校。
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,只有进行时,没有完成时。站在新起点,南明人将继续扬帆起航。
扫二维码用手机看
推荐新闻
干货分享,一分钟带你了解记忆互联书写黑板
华楚教学与您约“惠”楚汉名城——长沙
华楚教学互动互联书写板在第78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进行亮相
-
电话
- 服务热线0731-85952318
-
手机
- 服务热线15200860563
-
E-mail
- E-mailhuachu@shuxieban.com.cn
- TOP
在线留言
